如何從別人的價值觀看真實的歷史

一個人看歷史,很容易會因為自己的價值觀代入角色,從自己的角度解讀別人的歷史,其實這會出現很多不合理的情況,但是好多人不會因為不合理而改變自己思維,而是把不合理合理化,這就是為什麼人經常不會從歷史吸取教訓,而歷史會不斷重演的最大原因了。

這裏先說一個曾經在網絡很流行的段子,然後我嘗試從不一樣的角度去解讀,看看有什麽區別。

1783年,華盛頓交出軍權,建立了國家軍隊服從民主政府的先例,杜絕了軍人干政和軍隊掌管國家事務的可能,從而避免了軍國主義政權在美國的出現。

——————————

先解讀這段,首先華盛頓的軍權只是指揮權,軍隊本來就不是他的,所以他只是授權帶領軍隊打仗而已,等於一個CEO授權管理一家公司一樣,所以交出軍權一說不成立,因為這些軍隊本來就不屬於華盛頓,而是各州的,打完仗不放軍權可以嗎?出現這種誤區是因為支那人對於美國的價值觀認識的缺失,認為擁有軍權就能為所欲為,其實這些軍隊最終的控制權還是自己金主手裏,他們從來是聽自己金主的話。

1797年,華盛頓交出政權,從而避免了美國總統終身制,創立了和平移交最高權力的範例,維護了這個新生國度的憲政體制和民主根基。

——————————

這裏也是因為價值觀不同產生的一個美麗的誤會,因為美國總統本來就沒什麽吸引力,權力既不大,薪酬也不夠吸引(當年屬於義務性質),而且當年美國基本上都是各州非常獨立的,總統的權力比起現在更小,加上當時國際上,美國也不是什麼強國大國,所以對外影響力有限,對內就更不用說有什麼大的權力了,根本不像兲朝皇帝那種有絕對權力的集權社會,所以不繼續做總統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本來就是正常的選擇,這就是制度決定人行為的思維模式,你活在一個集權社會,就會用自己的價值觀代入角色。

「華盛頓的偉大,不在他的進取,而在他的退讓;不在他的功成,而在他的身退;不在他的掌權,而在他的交權。」他將「權力真正關進了籠子」。他為自由留下的是路標,而不是墓碑。

——————————

認為華盛頓偉大也是來自價值觀不同,因為華盛頓根本就不是偉大,因為美國立國之本,就是一個資本家互相制衡,互相合作發展的國家,本來權力就在籠子裏,不是依靠一個所謂的偉大的華盛頓才做到的,因為華盛頓的權力從開始也一樣是在籠子裏,過分標榜一個人的偉大,這種思維是危險的,也是愚昧的,美國不是因為誰偉大而存在,而是因為一群互相不信任的資本家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建立的。只有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才能有這種周密的憲法來限制他人作惡,這才是西方文明的起點。

說完這個網絡段子,我想說一下為什麼支那人會這麽熱衷這種FF意淫的段子,因為自己價值觀不同,所以感覺人家的所作所為和自己不一樣,但是不去尋找根本原因,而是去將別人偉人化聖人化合理化,這樣對自己的生活一點作用沒有,甚至會麻醉自己,希望自己也出個偉大領袖,其實這也是災難的開始。

當然,曲解歷史的問題還不止如此,最近在網上和人討論,又引發我對支那近代歷史上被西方列強搶奪資源的看法有了興趣,當然『被列強搶奪資源』是支那人用自己的價值觀看問題得出的結論,但是事實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不如從西方社會價值觀代入來看看這個問題吧!

首先說說西方尤其是大英帝國,可以說是當年列強之首,可是英國一直是封建社會,土地資源在英國甚至歐洲來說並不是最值錢的資產,所以國王封地給侯爵是很平常的事,要知道封了出去的土地就不是國王自己的了,最多就是有些稅金和一個對自己忠心(最後都可能背叛自己)的侯爵,因為土地沒有太大經濟效益,所以很容易就封出去,因為環境氣候問題,大部分土地本身不適合農耕,所以能產生的財富不高,主要還是依賴貿易作為經濟利益,所以他們來到支那,也一樣會用同樣的價值觀看支那的資源,目的不是土地本身(就算支那的土地適合耕種,英國人也不會,更加不會自己種),而是能產生貿易的社會環境(說白了,人家就是來做生意),所以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列強來也是需要打開市場進行貿易,而不是掠奪土地資源,因為這和他們固有的價值觀不符,當然這裏也有例外,就是俄羅斯,因為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土地自然資源大國,人口少土地多,不需要依賴貿易作為主要經濟體,所以土地資源在他們來說就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會一直向外擴張,這點和支那大陸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以當列強進來,支那人的思維就是來掠奪自己的土地資源,佔領土地,因為代入了自己的價值觀,可是看看大英帝國,曾經是日不落帝國,但是到最後還是放棄了所有的殖民地讓他們獨立,但是一直維持和這些國家地區的良好關係,目的就是為了維持貿易市場,因為在他們來說,殖民地其實就是封建社會的放大版本,和成吉思汗這種蒙古帝國非常依賴自然資源的國家思維模式完全不一樣。所以只有依賴自然資源的國家看土地價值才會特別高,同樣他們也擁有最多的土地資源。所以我們的教育一直用自己的價值觀解讀別人的歷史和價值觀,所以之間產生不少誤區。

庚子賠款美國就把部分賠款投資在支那教育上面,這就說明了美國或者西方價值觀不是看一次性賠款,而是看長遠投資,因為開發也是市場也需要的長線投資,而這種投資帶來的長遠利益遠比一次性賠款大的多,但是這種事在支那人看可能就是菲爾所思,天下怎麽可能有這種好事呢?其實做過簡單比喻你就可能明白了,假如你生產了智慧型手機,但是能不能賣去非洲原始部落呢?當然不行,因為他們連文字都不會,就算給你買過去,但是誰會用手機呢?,那教育就是一種長線投資,為了一個長遠的貿易市場教化野蠻人也是一項投資,所以西方價值觀是一環一節都緊扣的,全方位的,不一定每件事都直接產生利益,但是都會間接產生利益,所以今天他們的文明才能征服全世界,當你覺得他們偉大時,其實他們也是為了更大更長遠的利益,不過人家看利益看的更長遠甚至看見你看不見的利益而已。而你的文明也是人家追求利益的副產品。

我們經常解讀西方歷史,看見西方出現很多偉人,但是來東方的又是來瓜分宰割我們的列強,這不是精神錯亂嗎?一個來瓜分宰割你的列強為什麼會產生不少偉人呢?其實最終問題都是你用自己價值觀看別人的歷史,用自己的角度解讀別人的歷史,用自己的意識形態解讀別人的行為,所以產生巨大的差異是不可避免的,問題是到了一百年之後還是一樣,這種差異還在持續中,而不少戰爭和災難可能都是來自大家價值觀的不同,所以解讀理解別人行為的不同產生的,那誰應該為此買單呢?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